痘疤可以預防嗎?
痘疤泛紅的痕跡,到底會不會自行消除?
痘疤凹洞要怎樣才會好?
痘疤擦藥就可以了嗎?還是一定要雷射或打針?
痘痘是許多人的困擾,在大部分的情況下,當痘痘消失後,皮膚也會恢復乾淨、平滑,不過卻也有些人不太幸運,而在臉上留下了泛紅、色素沉澱、凹凸痘疤的痕跡。究竟痘疤種類有哪些?不同類型的痘疤治療又有什麼不同?
色素疤,暫時性的「假性痘疤」
所謂的「假性痘疤」就是人家常說的「色素疤」,其實不算是真正的痘疤。色素疤的表面平整,可隨時間慢慢淡化,大部分的病人在4~6個月就會消退,部分人則因為體質、保養方式不同,可能要到1、2年才會消失。
▌紅色痘疤
紅痘疤是因為痘痘在發炎過程中,引發的皮下微血管擴張,而形成了紅色的假性痘疤,當運動、日曬、體溫升高時,泛紅情況會更明顯。
治療紅痘疤可以打染料雷射或M22彩衝光,對於皮膚泛紅問題(微血管絲、酒糟等)有很好的針對性。尤其M22彩衝光共提供了7種不同的波段,可以根據症狀調整濾片,相當客製化,更能在消除紅痘疤時,一併解決毛孔、膚色不均等問題,很適合紅痘疤範圍大的病人施打全臉。
▌黑色痘疤
痘痘的發炎反應造成病灶處的黑色素細胞受破壞,而產生「發炎性色素沉著(色素沉澱)」,在皮膚表面形成棕黑色的假性痘疤,也就是俗稱的黑痘疤。
清除黑痘疤可以使用淨膚雷射或皮秒雷射,淨膚雷射平均約需施打5~6次;而皮秒雷射的治療次數則可以減半,治療效率高,卻也比較貴,病人可依照自己的預算、需求、痘疤狀況等,詢問專業醫師意見來選擇治療方式。
凸疤,皮膚向外突起的「肥厚性疤痕」或「蟹足腫」
如果痘痘傷口發炎、損傷到真皮層(尤其是深層的真皮層),纖維母細胞會開始分泌膠原蛋白來修復傷口。但在某些情況下,纖維母細胞會太活躍,導致膠原蛋白不正常增生,最終在皮膚上形成凸起的疤痕,就是所謂的「凸疤」,又分為「肥厚性疤痕」或更嚴重的「蟹足腫」。
治療上,通常有凸疤的人所困擾的就是疤痕突出問題,所以我們一般會先打消疤針,就有不錯效果;其次,也可以施打UP雷射來破壞深層的疤痕組織,達到治療凸疤的效果。
彭賢禮院長在今年7月「UP雷射第一屆論壇」現場教學UP雷射的施打技巧。
凹疤,皮下組織穩縮受損,型態、治療都更複雜
「凹陷型痘疤」就是俗稱的「凹疤」,是一種萎縮性疤痕,起因於痘痘發炎太嚴重或發炎時間太久,傷害到皮下組織纖維化、體積流失,皮膚向下凹陷,在臉上形成坑坑巴巴的痘疤凹洞。根據凹陷的深度和狀態,凹疤又可分為三種:滾動型、車廂型、冰鑿型。
凹痘的型態複雜,治療起來也更困難,常見的治療方式包含了UP雷射、飛梭雷射、淨膚雷射、皮秒雷射、果酸換膚等,治療武器很多,也讓我們可以依照痘疤嚴重度、病人期待值或預算等,提出更貼近病人需求的治療方案。
- 根據痘疤深度(由淺到深),簡單整理了大致建議的治療方向,如下:
- ▌淨膚雷射、果酸換膚:輕微痘疤或毛孔粗大,採用這二種治療就有不錯效果。
- ▌飛梭雷射:治療痘疤的傳統手段之一,可以治療比較嚴重一點的痘疤,只是術後的恢復期和疼痛期比較長一些。
- ▌皮秒雷射:中度痘疤的病人算是凹疤族群中,數量最龐大的一群,這種程度的凹疤可以施打探索皮秒雷射,有不錯的治療效果,並且皮秒雷射的恢復期短,相較於其他治療更不會有色素沉澱的機率,是相當好的選擇。
- ▌UP雷射:主要保留給嚴重痘疤的病人。UP雷射的穿痘速度快、治療深度也很深(直達皮下4mm),可以軟化深層的疤痕組織,達到顯著治療效果。
黃菁馨醫師在今年5月「PicoSure Usermetting(南區)」擔任講師,分享皮秒雷射的治療經驗。
彭賢禮院長受邀擔任「UP雷射第一屆論壇」講師,分享UP雷射的應用和治療經驗。
雖然我們將痘疤種類明確分出了三種類型,不過,大部分的痘疤病人常會同時合併不同種類的痘疤在臉上,現在醫美也傾向複合治療,所以一般我們也不會只採取一種治療。醫師須依據每個人的痘疤型態、期待的效果、可接受恢復期、預算等,討論是最適合他們的治療方式。
譬如,如果病人的全臉毛孔粗大,尤以鼻子做嚴重,就可以採取全臉皮秒雷射,鼻子搭配UP雷射局部加強,效果更好,且這2種雷射可以在同一天完成。
不過,針對學生族群或正在與痘痘奮戰的病人們,最重要的還是預防痘疤產生,尤其在痘痘發炎的時候,就要好好防曬,不然痘痘發炎愈久、治療時間就愈久,也愈容易產生痘疤,所以單純吃藥、擦藥也可以預防痘疤產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