非侵入式光電拉皮在台灣已通行十多年,算是非常成熟的醫美技術,能達到緊緻拉提、小臉的目的。不過新聞去卻屢屢出現「因儀器治療不當導致燙傷的案例」,甚至造成肌膚二度灼傷,宛如葡萄狀的水泡蔓延全臉,畫面怵目驚心,同時「儀器治療的安全」再度成為議題。

電波拉皮|超音波拉提的作用原理

電波拉皮的原理是採用探頭將每秒678萬次的射頻單極電流將熱能推進肌膚底層,採「3D容積式加熱」,使「全真皮層」的膠原蛋白組織立即收縮,並傳遞到較深層的真皮層與皮下組織、甚至SMAS筋膜層,續持續刺激膠原蛋白增生,雕塑臉部緊緻的線條,賦予肌膚彈性;

音波拉皮則是聚焦式的超音波技術,能量略過表皮層,直接將能量聚焦於皮下作用(皮下3.0mm及4.5mm組織層),產生熱凝結點,加熱深部組織、激發肌膚自然再生修復反應,緊緻皮下筋膜層並讓肌膚自主膠原蛋白的增生與重組,提升下垂、的輪廓線條。

舒眠麻醉 使治療不安全?

而雖然兩者皆屬於非侵入式治療,但治療時並非「完全沒有痛感」,因此有些診所會以「舒眠麻醉」方式進行治療。「舒眠麻醉」是全身麻醉的一種,以靜脈注射方式,讓患者進入睡眠狀態,再將要治療的部位予以局部麻醉,才開始手術。而沒有全身肌肉鬆弛,患者可自發性呼吸,不需要額外插管。

要不要在治療時予以「舒眠麻醉」,業界有兩種說法。一是治療時若是清醒,患者若不奈痛,要求降低能量,會影響術後的效果;另一說法是在睡眠時接受治療,能量過高無法及時回饋、反應給醫師,若繼續以高能量治療,容易發生上述的新聞事件:燒燙傷。

麻醉與否不影響電波拉皮的安全性

國際皮膚科診所院長彭賢禮醫師,投入醫美界二十餘年,結合皮膚科醫師專業,與使用雷射豐厚的經驗及蘊底,加上受邀國際個大美容醫學指標性會議。針對光電雷射治療時,是否需要舒眠麻醉議題,彭醫師表示:「水泡不可能是瞬間產生,新聞中的案例,很有可能是在舒眠麻醉的情況下治療,過程中皮膚就有一些反應,但是施作者忽略這些警訊,持續以皮膚無法負荷的能量施打;而就一個專業皮膚科醫生來說,不管治療時是清醒或睡眠狀態,都要精確控制能量,完全掌握儀器參數、能量、施打密度、與皮膚耐受程度,並且在過程中隨時觀察皮膚的狀況,給予相對應的能量調整。

安全永遠凌駕於效果之上

電波拉皮自2002年通過美國FDA核准後,為醫美領域開啟了「非侵入式」緊膚療程的新風貌,而目前第四代電波拉皮「鳳凰電波」,歷經十五年的優化,搭載AccuREP™ 智慧能量優化技術,運用高端智慧演算科技,自動偵測每吋肌膚的電阻值,而微調及優化療程中的每一發能量,給予客製化的最佳能量,大幅優化治療效能及安全性。

電波拉皮的治療是一種「能量累積」的概念,每一發的能量都有其意義與效果,但是如何在效果與安全之間取得平衡,在安全無虞的情況下,予以最接近期望效果的能量,還是得視醫師的「技術含量」及「經驗」。

彭賢禮醫師經常受邀出席各大國際學術研討會,足跡遍布五大洲,接觸到不同地域、國家的醫師,經常討論、交流,針對到不同的人種、膚色、老化程度,在能量參數的調整、治療的密度等細節,加上累積了可觀、豐富的治療經驗,因此歸納並且優化,因應不同治療部位、目標,最符合需求的雷射治療參數,達到「在安全的情況下」,達到「最接近期待值的術後效果」。